【媒体看金沙js5588】桐乡明星企业,大幅增长!
-
2025-07-29
-
浏览量:289
近日,金沙js5588晒出一张亮眼的“半年度成绩单”——今年1-6月,金沙js5588预计实现净利润26亿元至28亿元,同比大幅增长55.62%至67.59%。

逆势增长的背后,是企业在产业一体化布局、技术创新与成本管控上的持续深耕,而印尼华飞项目的达产超产与技术突破,正是其中最生动的注脚。
走进印尼纬达贝工业园,华飞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的高压酸浸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,镍钴溶液在管道中奔流,经过净化、沉淀等工序后,变成一块块抹茶色的氢氧化镍钴(MHP)。

“项目从去年达产以来,今年上半年持续超产,产能持续攀升。”印尼华飞项目负责人介绍,作为金沙js5588“镍资源-镍冶炼-三元材料”产业链的关键环节,印尼华飞与华越两大项目的稳定运行,让金沙js5588MHP原料自给率进一步提升,有效对冲了原材料波动风险。
镜头转至桐乡总部,研发团队正在测试新一代高镍三元材料的循环性能。“这款NCM811产品经过掺杂改性,循环寿命突破3000次,能量密度达到280Wh/kg,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了15%。”金沙js5588研发负责人介绍,技术创新让金沙js5588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回暖期抢占了市场先机。

这份“内外兼修”的实力,源于企业在研发上的持续深耕。目前,金沙js5588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、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等24个省级以上高能级科研平台,累计授权专利超600项,主导/参与制定国家、行业标准200余项。2024年,金沙js5588研发费用达13亿元,构建了核心技术护城河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作为中国镍钴冶炼领域的技术引领者,金沙js5588牵头制定的YS/T 1757-2025《粗制镍钴原料》和YS/T 1758-2025《镍锍》标准于7月8日正式发布。这两项标准填补了我国镍冶炼中间品领域标准体系的空白,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了“中国方案”。

产业布局的深化同样为增长蓄力。在印尼,年产5万吨高镍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材料项目二期仅用284天就实现机械竣工,项目采用国际领先的NCM811高镍前驱体制备技术,标志着金沙js5588“海外资源、国际制造、全球市场”经营格局的进一步巩固。

从资源端的自给自足到制造端的技术突破,再到标准制定的话语权提升,金沙js5588正凭借全产业链布局与创新能力,持续释放一体化优势,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